2023年初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模拟试题讲解

来源:互联网 2023-8-9

在备考过程中很多小知识点在学习中很容易忽略,但是当你做了大量的题目时,总会覆盖到这方面的。刷题可以帮助你复习,帮助你排除一些知识盲区。

2023年初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模拟试题讲解

1、下列选项中,属于法律关系特征的是()。【多选题】

A.法律关系是由国家强制力保障的社会关系

B.法律关系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C.法律关系以权利义务为内容表现

D.法律关系具有权威性

E.法律关系以法律规范为前提

正确答案:A、C、E

答案解析:法律关系的特征:(1)法律关系以法律规范为前提。(2)法律关系以权利义务为内容表现。(3)法律关系是由国家强制力保障的社会关系。

2、选择一种不导致夸大资产、不虚增账面利润、不扩大所有者权益的方法对某项经济业务进行会计处理,这体现了会计核算信息质量要求中的( )要求。【单选题】

A.重要性

B.可靠性

C.谨慎性

D.实质重于形式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的谨慎性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和费用,并不得设置秘密准备。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坚持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在面临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作出职业判断时,应当保持必要的谨慎,采取稳健的做法,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也不低估负债或费用。

3、垄断组织的形式主要有()。【多选题】

A.卡特尔

B.辛迪加

C.托拉斯

D.康采恩

E.委托制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垄断组织的形式主要有四种: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康采恩。

4、政府预算分为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是按照()分类。【单选题】

A.预算编制依据的内容和方法

B.预算编制形式

C.预算作用时间长短

D.预算收支平衡状况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预算的分类。按预算编制形式分类政府预算分为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

5、假设某一预算年度中央本级预算支出规模安排为3万亿元,根据我国预算法,则该预算年度中央预备费的最大规模可设置为( )。【单选题】

A.900亿元

B.300亿元

C.600亿元

D.1 500亿元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30 000×3% =900(亿元)。中央预备费用根据预算法规定,按中央本级支出预算支出的1%~3%设置。题中取最大值3%。

6、某企业2013年6月发生了4项经济业务:①预付下季度房租10 000元;②收到6月份销售商品货款35 000元,款项已存入银行;③购买2 000元的办公用品,已付款;④预收购货方定金12 000元,货物尚未发送。以权责发生制为计算基础时,该企业6月份的收支净额为( )。【单选题】

A.23 000元

B.33 000元

C.35 000元

D.45 000元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权责发生制,也称应计制。权责发生制要求,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企业是按收入的权利和支出的义务是否属于本期来确认收入、费用的入账时间,而不是按是否在本期实际收到款项来确认。在本题中,只有“收到6月份销售商品货款35 000元”和“购买2 000元的办公用品”属于“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故该企业6月份的收支净额为35 000 -2 000=33 000(元)。

7、按照()划分,将税收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单选题】

A.征税机关

B.计税依据

C.征税对象

D.税负能否转嫁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按税负能否转嫁分类,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

8、反映了一国国际收支的综合情况,可以衡量国际收支对一国储备压力的国际收支局部差额是( )。【单选题】

A.贸易差额

B.经常差额

C.基本差额

D.综合差额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综合差额考察的是除储备资产以外的所有项目的情况。该差额反映了一国国际收支的综合情况,可以衡量国际收支对一国储备的压力。

9、对离散程度的测度,以下表述正确的有()。【多选题】

A.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大,集中趋势的测度值对数据的代表性就越差

B.离散系数大的说明数据的离散程度大

C.离散系数的作用主要是用于比较不同组别数据的离散程度

D.离散系数小的说明数据的离散程度大

E.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小,集中趋势的测度值对数据的代表性就越差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离散程度的测度。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大。集中趋势的测度值对该组数据的代表性就越差,离散程度越小,其代表性就越好。离散系数主要是用于比较对不同组别数据的离散程度。离散系数大的说明数据的离散程度也就大,离散系数小的说明数据离散程度也就小。

10、某厂有两个车间,1984年甲车间工人平均工资为120元,乙车间为130元;1985年,甲车间工人在全厂工人中的比重提高,乙车间的比重下降。在两车间工人平均工资没有变化的情况下,1985年全厂总平均工资比1984年全厂总平均工资( )。【单选题】

A.增加

B.减少

C.持平

D.不能作结论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假设1984年甲车间工人占总数比重为a,则乙车间为(1-a),1985年甲车间比重增加b,则其所占比重为(a+b),乙车间所占比重为(1-a-b),其中a、b均为正数。1984年全厂平均工资=120a+130(1-a)。1985年全厂平均工资=120(a+b) +130(1-a-b)。整理可得到1984年全厂平均工资-1985年全厂平均工资=-10b。由于b>0,则差值为负,因此1985年全厂总平均工资比1984年全厂总平均工资会减少。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备考的小伙伴有所帮助。望各位考生保持平和的心态,有针对性的进行突击备战,在考试中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免责声明: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关于乐考网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