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经济师基础知识高频考点:信用的内涵

来源:互联网 2021-3-29

乐考网初级经济师资格考试频道小编整理发布“初级经济师基础知识高频考点:信用的内涵”,为考生发布初级经济师格考试的相关考试重点等复习资料,希望大家认真学习和复习,预祝考生都能顺利通过考试。

【知识点】信用的内涵

(一)信用的定义、存在的前提及本质特征

1.信用的定义

初级经济师基础知识高频考点:信用的内涵

【提示】信用方式:实物借贷、货币借贷

2.信用的存在前提

信用产生的基本前提条件是

私有制条件下的社会分工和大量剩余产品的出现。

3.信用的本质特征

(1)信用不是一般的借贷行为,是以偿还为条件的。

(2)信用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

(3)信用反映了经济主体的支付愿望和支付能力。

(二)信用的作用现代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

1.信用促进社会总需求的扩张与收缩。

2.信用的存在降低了交易成本,方便了交易行为。

3.信用是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得以有效贯彻实施的桥梁。

4.良好的社会信用关系可以保证信用主体的行为具有

长期性和可预测性

除了“初级经济师基础知识高频考点:信用的内涵”之外,还有更多初级经济师考试大纲、教材变动、各科模拟试题、历年真题解析等更多备考资料,预祝大家都能考出优异的成绩!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免责声明: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关于乐考网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