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经济师每日一练(2)
来源: 2019-8-22
多选题
6. 关于公共物品生产方式的说法,正确的有()。
A.政府生产和合同外包是两种类型的生产方式
B.在合同外包中,私人签约者可能是营利性机构
C.在合同外包中,私人签约者可能是非营利性机构
D.政府生产是公共物品提供私有化的表现
E.合同外包是公共物品提供私有化的表现
参考答案ABCE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公共物品的生产。选项D错误,在合同外包中,私人签约者可能是营利性机构,也可能是非营利性机构,不论其性质如何,合同外包都是公共服务提供私有化的表现。
7. 财政配置社会资源的机制和手段主要有()。
A.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B.通过政府直接投资引导和调节社会投资方向,提高社会整体投资效率
C.明确市场与政府对社会收入分配的范围和界限
D.发挥财政转移支付作用
E.为公共工程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
参考答案ABE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财政配置社会资源的机制和手段。财政配置社会资源的机制和手段主要有:
①根据政府职能的动态变化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财政收支占国内生产总值的合理比例,从总量上实现高效的社会资源配置原则。②优化财政支出结构。③为公共工程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④通过政府直接投资.财政贴息.税收优惠等方式,引导和调节社会投资方向,提高社会整体投资效率。⑤通过实行部门预算制度.建立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和绩效评价制度等体制.机制改革,提高财政自身管理和运营效率。选项CD属于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
8. 财政履行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可采取的措施包括()。
A.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推动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基本平衡
B.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增加私人投资,保持经济增长
C.对毕业大学生创业提供贷款贴息,提高社会就业水平
D.加大对低碳环保企业的财政投入,支持经济发展转型
E.在通货膨胀时期,政府大量购置办公设备
参考答案ABCD
参考解析:财政实现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的机制和手段主要有:(1)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推动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基本平衡,保证物价和经济发展的稳定,实现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2)通过税收、财政补贴、财政贴息、公债等,调节社会投资需求水平,影响就业水平,使经济保持一定的增长;通过财政直接投资,调节社会经济结构,调节社会有效供给能力。(3)通过税收等调节个人消费水平和结构。(4)财政加大对节约资源能源和环境保护的投入,加大对科技、文化、卫生、教育事业的投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等,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健康发展。
9. 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原则包括()。
A.体现基本公共服务受益范围
B.兼顾政府职能和行政效率
C.实现权、责、利相统一
D.激励中央政府主动作为
E.做到支出责任与财政事权相适应
参考答案ABCE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的划分原则。(1)体现基本公共服务受益范围。(2)兼顾政府职能和行政效率。(3)实现权、责、利相统一。(4)激励地方政府主动作为。(5)做到支出责任与财政事权相适应。
10. 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有()。[2013年真题]
A.财政收入变化
B.消费结构调整
C.发生重大自然灾害
D.调整社会福利标准
E.老年人口比重变化
参考答案ACDE
参考解析: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主要因素有:①经济发展因素,经济发展使社会财富不断增加,进而使财政收入不断增长,这为财政支出规模的不断扩大提供了可能;②政治因素,当一个国家发生战争或出现重大自然灾害等情况时,财政支出规模将超常扩大;③经济体制制度因素,在社会保障制度上若实行高标准、高福利制度,则财政支出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也必然要相对地高;④社会因素,如人口、教育、卫生、社会救济、城乡发展差距等都会对财政支出规模发挥重要影响。
免责声明: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