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考试邮电专业知识点:通信资费水平的确定

来源:中大网校 2018-5-22

一、通信业务定价主体及定价目标:通信企业和政府

1、 通信企业定价目标:利润最大化等。

2、 政府对通信企业定价干预的目的:实现增进社会福利的社会目标;促进市场竞争;保护消费者利益。

二、确定通信资费水平的影响因素

1、 通信企业定价的影响因素:成本因素(利润最大化)、市场需求因素(价格弹性)、市场竞争因素、法律和政策因素

2、 政府定价和资费管制的影响因素:产品(公共物品)和市场结构因素(垄断性市场结构)、分配公正因素(生产者消费者之间以及不同消费者之间福利分配)、信息约束因素(不完备和不对称,激励相容)

三、通信定价方法

1、 最优定价和次优定价:

(1)边际成本定价(最优):在自由竞争市场条件下,竞争性企业按照边际成本定价是实现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效应的最优定价方法,但是对于电信企业来说,由于高固定成本、低边际成本,电信网络运营企业的平均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递减,如果采用边际成本来低价就会亏损。电信企业无法通过边际成本定价来实现最优定价,否则收支不平衡。

(2)成本分摊定价:从成本的角度出发,可以选择一定的标准将大量的共同成本在不同的产品、业务以及不同的消费者之间进行分摊,即成本分摊法。二部资费定价法(次优,不如边际成本定价,一般来说优于平均成本定价)是成本分摊定价的一种形式。

(3)平均成本定价:

(4)拉姆塞定价(价格偏离成本的程度与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成反比)

2、管制定价:

(1)合理报酬定价:a-j效应(资本扩张效应、资本替代要素效应);

(2) 格上限和价格下限

3、 通信企业定价方法:(1)成本导向定价法(成本加成定价法、目标利润定价法,边际贡献定价法-只弥补很少量的固定成本);(2)需求导向定价法(购买者理解价值定价法和需求差别定价法);(3)竞争导向定价法(跟随定价法和主动定价法)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免责声明: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关于乐考网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