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经济法》模拟练习4

来源:中大网校 2018-6-15

1、甲对乙享有一货款债权,但诉讼时效已届满。乙向甲支付了货款,其后以不知诉讼时效届满为由请求甲返还。法律应支持乙的请求。()

2、公民个人只能是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不能成为经济法主体。()

3、宏观调控权可以分为宏观调控立法权和宏观调控执法权,而市场规制权仅包括市场规制执法权。()

4、市场对策权是接受调控和规制的市场主体从事市场经济活动的一种强制性权利。()

5、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的范围一般以核准登记的生产经营和业务范围为准。()

6、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条件,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在符合所附条件时生效。所附条件可以是事件,也可以是行为。()

7、民事行为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的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8、可撤销行为在被撤销前,其效力已经发生,未经撤销,其效力不消灭。()

9、非独立进行意思表示的行为,不属于代理行为,例如传递信息、居间行为等。()

10、当事人对仲裁机构作出的裁决不服,可以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0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1、裁决应当按照多数仲裁员的意见作出,仲裁庭不能形成多数意见时,裁决应当按照首席仲裁员的意见作出。()

12、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撤回仲裁申请后反悔的,不得再根据仲裁协议申请仲裁。()

13、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的,一方请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另一方请求仲裁委员会作出决定的,由人民法院裁定。()

14、民事案件的一般地域管辖通常实行原告就被告原则,即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15、凡是开庭审理的案件,都应当公开审理。()

16、侵权行为所生之债的诉讼时效,除最长时效外应当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事实和加害人之时开始计算。()

17、诉讼时效的中断只能进行一次。()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免责声明: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关于乐考网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