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答疑:应付职工薪酬的账务处理

来源:互联网 2019-7-9

【摘要】2018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备考预习即将开始,为了更好帮助考生掌握教材内容疑问,对教材内容的一些不理解进行解答,网校特发布“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答疑:应付职工薪酬的账务处理?”


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答疑:应付职工薪酬的账务处理


问题:应付职工薪酬的账务处理?

解答:

企业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应付职工薪酬的计提、结算、使用等情况。

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应当按照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带薪缺勤、利润分享计划、设定提存计划、设定受益计划义务、辞退福利等科目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

1、职工薪酬确认的原则

企业应当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将职工薪酬确认为负债,并根据职工提供服务的受益对象,分别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

基本账务处理:

借:生产成本(生产车间生产工人薪酬)

制造费用(生产车间管理人员薪酬)

管理费用(行政人员薪酬)

销售费用(销售人员薪酬)

研发支出(从事研发活动人员薪酬)

在建工程等(从事工程建设人员薪酬)

贷:应付职工薪酬

2、职工薪酬的确认和计量

(1)货币性职工薪酬

①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企业应当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将实际发生的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等根据受益对象将应确认的职工薪酬计入相关成本或费用中,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

②职工福利费:企业应当在实际发生时根据实际发生额借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科目。

③国家规定计提标准的职工薪酬:对于国家规定了计提基础和计提比例的医疗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以及按规定提取的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应当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根据规定的计提基础和计提比例计算确定相应的职工薪酬金额计入相关成本或费用中,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

④短期带薪缺勤:带薪缺勤,是指企业支付工资或提供补偿的职工缺勤,包括年休假、病假、短期伤残、婚假、产假、丧假、探亲假等。

a.累积带薪缺勤,是指带薪权利可结转下期的带薪缺勤,本期尚未用完的带薪缺勤权利可以在未来期间使用。企业应当在职工提供了服务从而增加了其未来享有的带薪缺勤权利时,确认与累积带薪缺勤相关的职工薪酬,并以累积未行使权利而增加的预期支付金额计量。

b.非累积带薪缺勤,是指带薪权利不能结转下期的带薪缺勤,本期尚未用完的带薪缺勤权利将予以取消,并且职工离开企业时也无权获得现金支付。我国企业职工休婚假、产假、丧假、探亲假、病假期间的工资通常属于非累积带薪缺勤。由于职工提供服务本身不能增加其能够享受的福利金额,企业在职工未缺勤时不应当计提相关的职工薪酬。

【提示】企业确认职工薪酬享有的与非累积带薪缺勤权利相关的薪酬,视同职工出勤确认的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通常情况下,与非累积带薪缺勤相关的职工薪酬已经包括在企业每期向职工发放的工资等薪酬中,因此,不必额外作相应的账务处理。

(2)非货币性职工薪酬

①企业以其自产产品作为非货币性福利发放给职工的,应当根据受益对象,按照该产品的公允价值,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

计提时: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发放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同时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存货跌价准备

贷:库存商品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免责声明: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关于乐考网 网站地图